第二十二章 送瘟神(下)(2 / 2)

大唐不良人 庚新 8848 字 2个月前

虽为文官,但他现在身上透出来的气势,丝毫不亚于沙场猛将。

凶悍异常。

“还请开国伯,说说自己的功绩,老夫洗耳恭听”

见苏大为好似哑巴了,谷德昭心中涌起得意之情。

冷哼一声,再次扬声喝问。

他的声音在含元殿上回荡。

颇有气压全场的威风。

说啊,就算你说出花来,你特么也只是跟着李勣、苏定方去的,最大的功绩永远是主将。

我就不同了,我的头上是太宗李世民,光凭这一点,就压你一头。

再论功绩,我有控制黄河决口,救数十万百姓之功。

对外杀敌的功劳再大,怎能与老夫相争

杀人与活人,对内和对外。

高下立判

满殿文武大臣,起先一直沉默着,似乎被谷德昭的气势所夺。

直到这一刻,文官中终于有人反应过来,忍不住喝彩。

还有人顾不上殿前失仪,扬声道“谷侍郎救万民与水花,拯救关中数十万灾民,此诚盖世之功,依我看,开国伯的功劳,绝对比不上谷侍郎”

“谷侍郎的功劳大”

“解救万民与倒悬”

“圣人云,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谷侍郎的德政,可谓立德立功当永垂青史”

“我看凌烟阁上,也可留谷侍郎一席”

“苏大为拿什么跟谷侍郎比就算他杀敌数万,那些胡人的头颅,能与我大唐百姓相比吗”

不光文臣在议论,就连武官中也有人忍不住窃窃私语。

偷偷向着谷德昭竖起大拇指。

上马能管军,谷德昭献言秦王,水淹刘黑闼,可谓力挽狂澜。

下马能管民,堵住黄河决口,调济粮草辎重,救活数十万百姓。

这是实打实的功业

说他是立德立功,也不算夸张。

这种功业,开国伯苏大为拿什么比

拿头来比吗

无数目光投向苏大为。

或嘲讽,或怜悯,或惋惜,或看戏。

一种看失败者,看败犬的嘲弄之情,渐渐在殿上发散。

珠帘后的李治与武媚娘的手,不知什么时候悄然握在了一起。

早知谷德昭这么硬核,真不该应下他与阿弥的赌约。

这下撞上了铁板。

如今,怎么收场才好

不祥的预感,令武媚娘的凤眸涌起煞气。

若真的是阿弥落败,那拚着阿姊这张脸,就算要与关陇门阀在这朝堂上撕破脸,也顾不得了

就在武媚娘准备开口时,珠帘外,突然响起苏大为的声音。

说也奇怪,他的声音一起来,先前满殿嘈杂的嗡嗡议论声,就全被压了下去。

“谷侍郎的功绩的确非同小可,先前是我出言不逊,得罪之处,还请谷侍郎海涵。”

说话间,苏大为叉手向谷德昭深深一拜。

这是认怂了。

武臣之中,程务挺、契必何力、娄师德等人,不由面面相觑。

做梦也想不到,以苏大为的性格,也有放软话的一天。

这怕是要凉了啊

文臣之中,以右相李敬玄为首,人人交换着眼神,眼中露出轻蔑之色。

姜还是老的辣。

这苏大为,毕竟还是认怂了。

怂了便好。

兵部尚书之位,还是得咱们世家高门来定。

左相阎立本悄然擦着额头上的汗珠,偷看向苏大为。

他对苏大为有着不错的印象。

可惜

谷德昭拈须大笑“既然开国伯如此说,想必也是知难而退,上天有好生之德,老夫也不愿赶尽杀绝,只要你跪下,当着天皇天后的面,自认无才无德,不配任这兵部尚书,再向老夫磕三个头。

你这条命,老夫就还给你”

这话一说,武臣中有与苏大为关系好的武将,顿时脸色大变。

若苏大为当着文武百官,天皇天后的面跪拜谷德昭,磕头求活命。

那和让他死有什么区别

杀人不过头点地。

人格上的侮辱,比杀头更恶心。

这是杀人诛心

程务挺与苏大为关系向来好,眼神中扫向队列没看到其他熟悉的武将,也顾不得许多,走出队列,叉手正要替苏大为说话,就听一侧的苏大为突然发出一阵笑声。

这笑声来得突然,如滚滚雷音,将满殿人的声音,全都压了下去。

拈须微笑,一脸傲色的谷德昭愣了一下。

“苏大为,你这是何意”

“我笑,谷侍郎未免心急了些,谁说我会输”

“那你刚才向老夫道歉”

“我道歉,是敬你为大唐做的功绩,救活那么多百姓,当得起我一拜。”

苏大为的面容平静,向着谷德昭从容道“但若论功绩,我更胜你一筹谷侍郎方才说的话,我都记下了,一会原样奉还。”

整个含元殿,文武百官一片哗然。

苏大为这话,简直是一巴掌呼在谷德昭的脸上。

第一句就说,自己的功劳比谷德昭更大。

第二句就说,你给我的,我会加倍还给你。

当真是不留情面啊

好久没在朝堂上看到这么激烈的朝争了。

当真是

刺激

无论是以右相李敬玄为首的文臣,还是契必何力这一帮武臣,包括珠帘后的李治和武媚娘。

乃至殿上的执金吾,千牛卫、太监侍女们,此时都是一脑门惊叹号。

苏大为凭什么这么有信心

能比谷德昭的功劳更大

谷德昭的功劳,方才文臣们可是说了,三不朽里占了两样。

牛逼大发了。

“嘿嘿嘿,好好好”

谷德昭黑着一张脸,咬牙切齿的冷笑道“老夫倒要听听,你有何功绩,能盖过老夫”

说的是请教,但声音里刻骨的恨意与怨毒,简直令人不寒而栗。

他与苏大为的仇算是结下了,两个人今天是不死不休

“既然谷侍郎想知道,那我就成全谷侍郎。”

苏大为叉手向着珠帘后的李治和武媚娘行了一礼。

在文武百官,万众瞩目之下,好整以暇的整了整衣衫,挺胸抬头,在含元殿中,缓缓踱起了步子。

那份信步闲庭的优闲,简直如逛自己家的后花园一样。

看到这一幕,谷德昭当时整个人都不好了。

恨得牙痒痒的,嘴角直抽抽。

方才陛下给老夫赐坐,已经够有面子了。

这苏大为居然在含元殿里踱步,他么的当自己是谁

你好大的胆子

这含元殿,除了天子李治,谁敢这么肆无忌惮

心中暴怒到极点,还没等他发作,苏大为的声音,已经如潺潺泉水般流出。

声音浑厚而低沉,充满一种令人竖耳倾听的魅力。

“去岁我征吐蕃东归”

呵,又提征吐蕃,就算你灭了吐蕃又如何,还是比不得谷侍郎的大功。

“返回长安途中,接到陛下秘旨,令大军回转长安,留我独在蜀中”

秘旨

陛下既然给他秘旨,那就是有什么秘事,可以随便说出来的吗

苏大为的声音继续侃侃而谈“随后我才知道,原来在蜀中,发生了一桩大事,当是时,荧惑守心,天降疫毒,黄安县几成鬼域,百里袅无人烟。

此后,我临危受命,要查明疫毒来龙去脉。

越查,便越是惊心,这疫毒可凭水源传播,而且人若中毒,立时变成力大无穷,不知死亡与疼痛的怪物。

而且疫毒传播十分迅猛,若是任由散播,只怕不用半年,整个蜀中将再无完好的城寨,蜀中百姓人人都染疫毒,变成怪物。

若疫毒若顺江而下,从蜀中入关中,到那时”

苏大为的声音,到此戛然而止。

然而殿上文武百官,只觉得后背凉嗖嗖的,汗毛倒竖起来。

“疫毒”

“真有疫毒”

“好像听说过此事”

“但后来没听到动静了,应该是被控制住了”

“这事,难不成与苏大为有关”

“他在其中扮演了何等角色”

经过短暂的沉寂,含元殿内,各种议论声沸腾起来。

“等等”

谷德昭的声音,带着一种气急败坏之色,尖叫起来“疫毒之事,凭你一人说出,有何凭证”

苏大为微微一笑“谷侍郎,且听我吟一首诗吧。”

吟诗

我淫你个头啊

这当口吟毛的诗

苏大为却不理谷德涨得黑紫的脸庞,欲吃人的眼神。

昂首阔步,在殿中踱步,开口吟道“绿水青山枉自多,华陀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此诗一出,整个含元殿为之死寂。

这诗

妙啊

难不成是苏大为所作

谷德昭问苏大为有何凭证,苏大为不屑自辩,以诗相应。

这诗中,说的是瘟神。

实则指的是蜀中大疫。

乃不辩之辩

高明

但仅凭这首诗,你苏大为就想翻盘吗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